連續虧損八年,今年九月底才股票上市的台灣神隆總經理馬海怡,感觸很深,「我們從北極開始出發,持續行軍,現在慢慢變暖了。」

生技製藥的產業特質,就是必須熬過多年的研發寒冬,這一段期間,公司不但不會有太多營收,還必須付出龐大的研發費用,財務報表年年滿江紅。

十四年前,馬海怡從美國返台創業,燒錢蓋廠研發,到了第四年,大股東們開始感受到燒錢的壓力,不斷關切公司的營運狀況。

雖然統一高清愿等大股東,不會用很嚴厲口吻,質疑神隆的經營團隊,但是「不斷地提醒『要加油!要加油!』」給馬海怡很大的經營壓力。

這樣的產業特性,對曾長期在美國藥廠工作的馬海怡來講,是非常熟悉的必要過程。

她沒有被連虧八年的壓力擊潰,只是守住自己、靜下心來,擬訂長期的發展目標,規劃出一套有效的「行軍」計劃。

「緊盯操兵,制定短程與中長程的計劃,」台灣神隆全體員工都按照進度,進行各項營運準備的訓練。研發人員也是照表操課,每一個人的目標,都被規定得一清二楚。

企業在蟄伏期的行軍,幾乎像一種虔誠的信仰。

「你相信這一條路,通往目的地,這一台車會到那裡,你決不會在半途下車,」馬海怡強調,在帶領「行軍」的過程中,必須要不斷鼓勵員工,「再撐一下,我們很快就天亮了。」

同時間,她也建立一套培養管理人才的訓練計劃。挑選具有潛力的員工,加強管理技能的培訓,「這些受訓的同仁,都成為現在最重要的一線主管。」

在公司營運低迷時,愈願意投入員工訓練,愈能提高員工的向心力。

雖長年不獲利,但台灣神隆的培訓計劃,讓人員流動率維持很低。一九九九年神隆進駐南科建廠時,原始員工一六七人,現在仍有一三○位,資歷十年以上的老員工。

「面對環境丕變,我唯一可以控制的,是不放棄的決心,」聯訊創投共同創辦人鄭志凱說。這是他在美國矽谷協助數十家草創公司,度過營運低潮的最大心得。

企業的決心,有時就像電影《洛基》裡,高大威猛的對手,猛出重拳,卻沒有打跨洛基。即使一路捱打,只要撐到對手氣力放盡,再伺機擊倒對手,便可登上寶座。  

---以上擷取自天下雜誌483期景氣急凍,過冬的三大準備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