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在好幾年前就已經讀過羅伯特寫的這本暢銷書了,雖然當時我已經是個財金系的學生,照理來說應該更能夠吸收這本書所講的內容,但當時的我,卻一直覺得這本書在講的東西很空洞,又是一本很商業化的勵志類叢書,我不確定我當時到底有沒有看完它,不過我可以確定的是,那本書在講什麼,我後來是什麼也不記得了。

多虧了維瑪,最近我又回去重新閱讀了這本書。大概是因為人生經驗多了,思考變成熟了,我突然之前完全讀懂了這本書作者想要傳遞的涵義,一種心有戚戚焉的感覺也油然而生,因為過去的我,就是本書筆下的窮爸爸,或者說,我所受到的思想教育都是窮爸爸的思想。

結果我努力認真念到了第一志願的學校,第一志願的科系,畢業來後才驚覺,為了賺錢,我竟然要將人生中最精華的二十年全部投入在這個自己其實並沒有非常感興趣的東西上,生活只剩下上班吃飯跟睡覺,若想賺更多的錢,那可能連吃飯睡覺的時間都會變的少的可憐。念到第一志願又怎樣?年薪百萬又怎樣?年紀輕經就順利升上主管又怎樣? 換來的除了錢,滿足了虛榮心,還有什麼? 你的健康呢? 你的夢想呢? 你的興趣呢? 你的家人呢?

但是,我很慶幸,在我鼓起勇氣拋棄成見加入維瑪的那一刻,我終於開始跟隨著富爸爸的腳步了!!! 

以下截錄一些段落供那些還活在窮爸爸的思想中,或者是想改變自己變成富爸爸,卻因為種種原因裹足不前的人們參考省思:


1.「當我們作為父母建議我們的孩子“去學校,好好學習,找好工作”時,我們常常只是出於文化的習慣而那麼做,因為人們總認為這些事是對的。但當我遇到羅伯特時,他的思想震動了我。」   

2.「 被兩個父親培養大,他被告知要為兩個截然不同的目標奮鬥。他受過教育的父親建議他為企業而工作,他的富有的父親則建議他擁有自己的企業。兩種道路都需要教育,但教育的科目卻完全不同。他受過教育的父親鼓勵他成為聰明人,而他富有的父親則鼓勵他雇傭聰明人。」

 3.「我有兩個爸爸,一個富,一個窮。一個受過良好的教育,聰明絕頂,擁有博士的光環,他曾經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修完了四年制的大學本科學業,隨後又在斯坦福大學、芝加哥大學和西北大學進一步深造,並且在所有這些學校都拿到了全獎;與之相反的是,我的另一個爸爸連八年級都沒能念完。應該說兩位爸爸的事業都相當成功,而且一輩子都很勤奮,因此,兩人都有著豐厚的收入。然而其中一個人終其一生都在個人財務問題的泥沼中掙扎,另一個人則成了夏威夷最富有的人之一。一個爸爸身後為教堂、慈善機構和家人留下數千萬美元的巨額遺產,而另一個爸爸卻只留下一些待付的帳單。 」

4. 「學校教育只專注於學術知識和專業技能的教育和培養,卻忽視了理財技能的培訓。這也解釋了為何眾多精明的銀行家、醫生和會計師們在學校時成績優異,可一輩子還是要為財務問題傷神 。」

5. 「你們倆是第一個請求我教授如何賺錢的人,我有 15O  多個雇員,但沒有一個人請教過我這個問題。他們只是要求工作,並獲得報酬。他們把一生中最好的年華用來為錢而工作,卻不願去弄明白工作到底是為了什麼。

6. 「正是出於恐懼心,人們大多害怕失去工作,害怕付不起帳單,害怕遭到火災,害怕沒有足夠的錢,害怕挨餓,大多數人期望得到一份穩定的工作。為了尋求穩定,他們會去學習某種專業,或做生意,拼命為錢而工作,大多數人成了錢的奴隸,然後把怒氣對準他們的老闆。」

9. 「學會讓感情跟隨你的思想,而不要讓思想跟著你的感情。當你們在我用更多的錢誘惑你們時,你們抵制住了感情,你們就又一次進行了思考而不是任由感情控制你們。……我總是聽到這種話,”每個人都必須去工作‘,或是’富人是騙子‘、’我要換份工作‘,’我應該得到更高的工資‘,’你不能任意擺佈我‘、’我喜歡這份工作因為它很安定‘,而不是說,’我失去了什麼東西嗎‘,這樣的話才會避免你感情用事而留給你仔細思考的時間。」

10. 「從一開始我們自己的小人書閱覽室起,我們開始自己賺錢,而不是依賴雇主。尤其是我們的生意給我們帶來了錢,甚至於當我們不在那兒時,它也在生錢,我們的錢為我們工作了。」
=>維瑪事業就是這樣的一個生意

11.「財富就是支援一個人生存多長時間的能力,或者說如果我今天停止工作,我還能活多久?….富人買入資產;窮人只有支出;中產階級買他們以為是資產的負債。」

12.「學校的問題是經常把你變成你所學專業的人員。如果你學的是烹調,你就會成為一名廚師;如果你學的是法律,你會當上律師;如果你學的是自動化,你會當上機械師。變成你所學專業的人員的可怕後果在於太多的人因此而忘了去關注自己的事業,他們耗費一生去關注別人的事業並使他人致富。

13.「為了財務安全,人們需要關注自己的事業。你的事業圍繞著的是你的資產,而不是你的收入。正如以前說過的,第一號規則是要知道資產負債之間的區別,並且去買人資產。富人關心的焦點是他們的資產而其他人關心的則是他們的收入。」

14.「這就是我們為什麼總是聽人說:“我需要加薪”、“我要是能得到升職該多好”、“我要回學校去再學習以便得到收人更高的工作”、“我要去加班”、“也許我能幹兩份工作”、“兩周內我將辭職因為我找到了一份工資更高的工作”等等。在某些方面,這些都是明智的想法。但如果你聽了雷。克羅克的話,你就會發現你仍未關注你自己的事業,這些想法依然是圍繞著工資收人轉。只有你把增加的收入用於購買可產生收入的資產時,你才能獲得真正的財務安全。」

15. 「依我看,真正的資產可以分為下列幾類:1. 不需我到場就可以正常運作的業務。我擁有它們,但由別人經營和管理。如果我必須在那兒工作,那它就不是我的事業而是我的職業了;2.股票;3.債券;4.共同基金;5.產生收入的房地產;6.票據(借據);7.專利權如音樂、手稿、專利;8.任何其他有價值、可產生收入或可能增值並且有很好的流通市場的東西。」
=>經營維瑪2~3年後,你可以到處環遊世界還可照領高額的收入


16.「大部分人不富有的主要原因就在於他們太擔心失去。勝利者是不怕失去的,但失敗者都害怕失去。失敗是成功之母,如果避開失敗,也就避開了成功。」

17.「在學校及在工作單位,最普遍的觀點就是“專業化”,也就是說,為了掙更多的錢或者得到提拔,你需要“專業化”。這就是醫學院的學生們一入學便立即開始尋求某種專長,如正骨術或兒科學的原因。對於會計師、建築師、律師、飛行員及其他很多行業也是這樣。 我那受到良好教育的爸爸也信奉同樣的教條,因此,當他最終得到博士學位時他非常激動。不過他也時常感慨,社會對知識學得多的人給予的獎勵少之又少。 富爸爸鼓勵我去做恰好相反的事情。“對許多知識你只需要知道一點就足夠了”,這是他的建議。」

18.「一種可怕的管理理論這樣說:“工人付出最高限度的努力工作以避免被解雇,而雇主提供最低限度的工資以防止工人辭職。”」

19. 「我經常向人們提出的一個問題是:“你每天忙碌的目的是什麼?”就像那只從不停歇的小老鼠一樣,我想知道人們是否會想一想這樣辛苦工作,到頭來究竟是為了什麼?未來的日子又該怎麼過呢?

20.「當我對那些想掙更多錢的成年人演講時,我總是建議他們對自己的人生要有一個長遠的眼光。我承認為了金錢和生活安穩而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但我仍然主張去尋找另一份工作,以從中學到另一種技能。我常常提議,如果想學習銷售技能的話,最好進入一家擁有連鎖行銷系統或稱為多層次市場的公司。這類公司多半能夠提供良好的培訓項目,幫助人們克服失敗造成的沮喪和恐懼心理,而這種心理往往是導致人們不能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維瑪就是這樣可以鍛鍊你行銷技能的好公司

 21.「僅掌握財務知識的人很多時候仍然不能擁有充裕的資產項目,其主要原因有五個:1. 對可能損失金錢的畏懼心理;2.顧慮太多和憤世嫉俗的心態3.懶惰,忙碌的人常常是最懶惰的人;4.不良習慣;5.自負。」

 
 22.「大部分人之所以貧窮,是因為在他們想要投資的時候,周圍到處是跑來跑去的“小雞”,叫嚷著“天要塌下來了,天要塌下來了”。“小雞”們的說法很有影響力,並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引起共鳴。因此,我們常常需要極大的勇氣,不讓謠言和杭人憂天式的懷疑加劇我們的恐懼心理和對自己的疑慮。…. 這種心理影響著我們所有的人。當我們反悔時,意味著我們疑慮了,“小雞”得逞了,而實現財務自由的機會卻喪失了。」
=>超有同感!!!當你在決定要不要加入維瑪的時候,你身邊一定有很多的「窮爸爸」勸阻你還是去找一份「正當」的工作吧! 或是告訴你,你都念到這個學歷了,怎麼會跑去做那個? 一開始的時候,身邊的人,包括你的爸媽、另一半可能都不會支持,但你想想看,你未來是要過著像那些人一樣天天在老鼠賽跑的生活呢? 還是想要過著像富爸爸一樣財富自由的生活呢???

23.「顧慮和憤世嫉俗的心態使多數人一直生活得貧困但很安全。現實世界等著你去致富,可就是這些顧慮使人們擺脫不了貧窮。正如我所說,擺脫“老鼠賽跑”的生活在技術上講是十分容易的,這不需要接受太多教育,可那些顧慮使得大多數人寸步難行。」

24.「那麼,你怎樣克服懶惰心理呢?答案是多一點點“貪婪”,要勇於去追求並得到自己所想要的生活。記得有家調頻電臺的心理節目裡曾經提出“這裡有什麼是為我準備的”這種說法。在節目中,一個人坐下來需要問:“如果我身體健康、性感、長相英俊,我還要做什麼事?”或者“如果我不再工作,我的生活會是什麼樣?”或者“如果我擁有自己需要的所有的錢,那我將做什麼?”用這樣的方式來激發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沒有一點點“貪婪”,沒有想擁有更好東西的渴望,就不會取得進步。」




Leave a Reply.